1、当地时间5月12日,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通过一项决议案,在其中借口中国不符合欧盟所设定的五个市场经济认定标准,因此除强烈拒绝“单边向中国在市场经济地位上让步”之外,还呼吁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。欧盟多次在没谈论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情况下,就授予其他国家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:譬如在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时,又譬如在2002年同俄罗斯谈判时等。根据《中国入世议定书》第15条规定,世界贸易组织(WTO)成员在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使用“替代国”数据的做法应当于2016年12月11日终止。 2、“目前还无法揣测央行会采取哪些干预汇市措施,但境内外人民币汇差套利交易的操作痛点已经相当明显,就是难以承受杠杆融资成本不断抬高。” 一位外资银行外汇交易员指出。按照当前的融资成本,只有当境内外人民币汇差超过400个基点,这种套利交易才变得有利可图。5月12日,在岸人民币兑美元(CNY)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(CNH)之间的汇差一度达到398个基点,创下2月以来的最大值。截至12日19时,两者之间的汇差依然达到约301个基点。
3、欧洲议会认为中国未达标,“还不是市场经济国家”欧洲议会当地时间5月11日通过一项全会决议称,中国仍未达到欧盟所设定的五个市场经。认定标准,因此“中国还不是市场经济国家”。这五个标准涉及价格与成本,会计准则,市场扭曲程度,法律环境和汇率操作等。决议案是以546票赞成、26票反对和77票弃权的结果得以通过的。
本软件所提供资讯数据仅供参考,不对您投资构成任何操作建议,风险自负! |